池入海涛还浸月,岛回春吹欲生云
出处:《寄题孙司徒寿砚堂》
明 · 邵宝
远向端溪水上分,中书秃尽始知君。
寻常四友休同论,千二百年何足云。
池入海涛还浸月,岛回春吹欲生云。
世家争羡文华国,更许何人策上勋。
寻常四友休同论,千二百年何足云。
池入海涛还浸月,岛回春吹欲生云。
世家争羡文华国,更许何人策上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寄题孙司徒寿砚堂》,通过描绘孙司徒的寿砚堂,展现了对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品味的赞美。
首联“远向端溪水上分,中书秃尽始知君”,以端溪水与中书(古代官署名)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寿砚堂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暗示了主人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端溪水象征着知识的源头,中书则代表了学问的积累与传播,通过“秃尽”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在学问上的不懈追求和辛勤付出。
颔联“寻常四友休同论,千二百年何足云”,进一步赞扬了主人与四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其在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四友指的是古代文人相交的典范,这里借指孙司徒的朋友们。千二百年何足云,则是对孙司徒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的高度评价,表明其成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深远的影响。
颈联“池入海涛还浸月,岛回春吹欲生云”,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池水与海涛相连,月光倒映其中,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岛屿在春风的吹拂下似乎要生出云朵,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文化的延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孙司徒及其寿砚堂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赞美。
尾联“世家争羡文华国,更许何人策上勋”,表达了对孙司徒家族在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的赞赏,并指出其成就无人能及,堪称文化国的典范。这句话强调了孙司徒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杰出地位,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司徒寿砚堂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在学问、友谊、自然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对主人深厚文化底蕴和高雅品味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