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宋末元初 · 方回
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
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
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行人自无兮百年寿。
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
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行人自无兮百年寿。
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注释
混沌:宇宙形成前的模糊状态。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
如旧:保持原有的样子。
尘垢:尘土和污垢,比喻世事的纷扰。
捷径:快速通行的道路。
争利奔名:追逐名利。
新岭:新开辟的山岭。
燠:炎热。
瘦:减少。
行人:过客,行人。
征尘:行军或旅行时扬起的尘土。
翻译
混沌初开之时如何划分出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始终如故。在永恒不变中又不断更新,从未沾染丝毫尘埃污垢。
是谁开凿山脉修成捷径,只为争夺利益和名声而匆匆忙忙。
新的山岭再无昔日风貌,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它都不增不减。
行人的寿命哪有百年之久。
你可曾看见山头每日吹起征尘,只有新人出现,旧人已无踪影。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对自然之美赞叹的诗篇。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宇宙万象,提出“混沌何年分宇宙”这样的哲学问题,表达了对于时间和空间起源的好奇与思考。
“天地日月常如旧”,则是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一个肯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敬畏之心。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永恒中,“如旧之中却常新”又揭示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变化,这是对自然界另一层面的认识。
“何曾一点受尘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无暇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紧接着,"谁凿此山为捷径"一句,通过对山路开凿的质疑,抒发了对于世人争名逐利、急功近利的心态的批判。
“新岭终无可旧时”,这里的“新”与之前文中之“新”相呼应,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中的永恒与更新。"燠不加肥寒不瘦"则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一种描绘,赞美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行人自无兮百年寿”一句,通过对过客生命有限性的提醒,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则是诗篇的高潮部分,通过描绘山岭上不断更迭的人群,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展现了其深厚的自然美感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