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
出处:《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
宋 · 张耒
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
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
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
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
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
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
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
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
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
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
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
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
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
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
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
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积水:水面。疾风:猛烈的风。
阻:阻碍。
舟:船只。
岸窟:岸边的洞穴。
腾龙虬:仿佛有龙蛇腾起。
五更:清晨五点。
篷鸣:船篷发出声音。
衾裯:被子。
平明:黎明。
琳球:比喻洁白的雪。
篙工:撑篙工人。
拍拍:轻拍。
水魄:水中的精灵。
小孤神:传说中的水神。
雾鬓:雾气中的鬓发。
星眸:像星星般的眼睛。
仓卒:匆忙。
祷:祈祷。
滞留:停留。
稍晴:天气转晴。
景物好:景色优美。
柳色:柳树的新叶。
新柔:嫩绿。
春风:春天的风。
故旧:老朋友。
东州:东方的州郡。
翻译
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天气寒冷波涛汹涌,岸边洞穴中似有龙蛇游动。
五更时分船篷震动,冷风吹进被褥。
黎明时分山峦覆盖白雪,如玉般晶莹铺满大地。
撑篙工人笑着相互对视,拍打着我的船头。
水中的小孤神,雾气中如星眸般明亮。
匆忙祈祷立刻应验,知道我已厌倦停留。
天气稍晴景色宜人,柳树新绿柔美。
春风如同老朋友,迎接我前往东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被困舟船中的旅人因恶劣天气而产生的无奈与焦虑。开篇“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直接表达了诗人因为狂风暴雨而被迫停留在一处的境况。接下来的“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则通过对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形象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猛烈与威胁感。
诗中的“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传达了一种深夜寒冷的感觉,而“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则展现了清晨后天气稍好时的景象。这里,“平明”指的是黎明后的天色,接近于现在所说的拂晓或清晨前后。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被大自然所困境的氛围。
但就在这片刻的静谧中,诗人捕捉到了“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的温馨画面,这不仅是对人类互助精神的一种赞美,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紧接着的“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则又引入了超自然的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秘与未知的力量。
在这之后,“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改善的迫切期盼以及祈求得以解脱的愿望。最终,“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描绘出一幅春日初晴、万物复苏的美丽图景,而“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则是诗人对归去之地的深情怀念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活动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被迫停留中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