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全文

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

出处:《下山纪游
明 · 成鹫
咄咄怪事,山僧忽作下山计。
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
老翁胡卢笑掩口,两脚疾行徐举手。
指予海日初出处,便是山僧下山路。
朝从小漫来,暮宿汀溪渚。
半榻孤僧迷去住,老树作风山作雨。
暮宿汀溪渚,朝上大夫山。
身如游蚁行九盘,十步一息穷跻攀。
陟层峦,登绝顶,七尺閒身万仞影。
下方视我如蟭螟,我视下方如坐井。
下高岑,历峻坂,苍松荫天无晓晚。
樵径闻歌歌渐远,南山牧客驱牛返。
牧客驱牛牛耳湿,山僧出云云在笠。
千家烟火石桥东,青山一路沿溪入。
石桥桥边逢老叟,于我先人称畏友。
四十二年重到来,蹉跎少壮成衰丑。
相见惊相识,知我行无力。
煖汤濯足安床席,大言小言纷刺刺。
西窗语未终,东窗日已白。
梦去是归僧,醒来仍作客。
归僧作客无已时,尘埃失却真须眉。
出门岐路还路岐,旧游别作新相知。
君家兄弟多好道,今昔结交非草草。
海门风雨僧初到,野寺吟诗见怀抱。
君作主中宾,我作宾中主。
同是住山人,知我下山故。
山僧十日不归去,饥杀山中大鼷鼠。
乞取市门米,煮用市门水。
担泉负米归乎来,折脚铛边冷烟起。
饭熟谁当吃饭人,山中自谙山中味。

鉴赏

这首诗《下山纪游》由明代诗人成鹫创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僧下山的旅程与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自然风光的描写。

诗开篇即以“咄咄怪事”引出山僧下山的决定,随后通过“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的描述,展现了山僧走出山林后迷失方向的情景,以及在寻找道路时遇到一位老翁的情节。老翁的“胡卢笑掩口,两脚疾行徐举手”形象,不仅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老翁对山僧的指引与帮助。

接着,诗中通过“指予海日初出处,便是山僧下山路”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山僧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指引与方向。随后,诗人描绘了山僧从清晨出发至夜晚宿于汀溪渚的旅程,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如“半榻孤僧迷去住,老树作风山作雨”,展现了山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诗中还穿插了对山僧自身状态的反思,“身如游蚁行九盘,十步一息穷跻攀”,表达了山僧在艰难旅程中的坚韧与坚持。同时,通过“下方视我如蟭螟,我视下方如坐井”,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探讨了人类视野的局限与相对性。

进一步,诗中描绘了山僧与老叟的相遇,以及在老叟家中得到的温暖与交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理解。最后,诗以山僧归途中对生活的反思结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对自然本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山僧下山旅程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思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