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出处:《苦寒行三首》
明 · 何景明
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形象地写出山石因寒冷而裂开,河水冻结成冰,展现冬季的酷寒。接下来的"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则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暗示战乱或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众多,尸骨堆积成丘。
诗人进一步通过"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描述了贫苦百姓衣不蔽体的生活状态,与"贵公子,丝竹宴朱楼"形成鲜明对比,贵胄子弟在华丽的朱楼之上享受丝竹宴乐,过着奢华的生活。最后两句"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进一步描绘了贵族的奢华,他们还在冬天使用白羽扇和青羔裘保暖,与前文的贫寒景象形成强烈反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苦寒为背景,揭示了明朝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