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映烟笼万竹蟠,枯条高下不堪看
出处:《游北李园三绝 其一》
宋 · 吕本中
雨映烟笼万竹蟠,枯条高下不堪看。
非干秋后多霜露,自是芙蓉不耐寒。
非干秋后多霜露,自是芙蓉不耐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北李园中的景象,以雨雾笼罩下的竹林为背景,通过枯萎的枝条表达了一种萧瑟与寂寥之感。诗人并未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让读者自行感受其中的孤独与凄清。
首句“雨映烟笼万竹蟠”,描绘了雨天烟雾缭绕的竹林景象,竹子仿佛被一层轻纱包裹,显得朦胧而神秘。这里的“蟠”字生动地表现了竹子密集、蜿蜒曲折的形态,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
次句“枯条高下不堪看”,紧承上句,点明了竹林中枯萎的枝条。这些枯枝高低错落,让人不忍直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
后两句“非干秋后多霜露,自是芙蓉不耐寒”,则进一步揭示了竹子枯萎的原因,并通过类比手法,将竹子与芙蓉(荷花)进行对比。诗人认为竹子的枯萎并非因秋后的霜露所致,而是它们自身无法承受寒冷的结果。这里暗含了对生命力脆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