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一缕蚀山腰,麇至时逢伐木樵
出处:《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明 · 袁中道
长途一缕蚀山腰,麇至时逢伐木樵。
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
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
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
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中所见的新安道上的景象。首句"长途一缕蚀山腰"写出了道路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细线贯穿山间,形象生动。"麇至时逢伐木樵"则描绘了沿途可见的山民砍柴劳作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偏远和溪流的众多,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密集的桥梁网络。"小园处处花相接"则通过繁花盛开的小园,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远望重重雪未消"暗示了季节可能是冬季,远处的雪山尚未完全融化,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最后两句"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虽然已经能看到壮丽的瀑布,但通往山顶的道路依然漫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安道上的自然风光和山村生活,以及诗人行进中的感受,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袁中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体现了他的这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