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出处:《同幕府杨子丞李伯真避暑乌石上晚酌天章台》
元 · 卢琦
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
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白露洒仙掌,银河洗金杯。
谁识芙蓉山,飞身入蓬莱。
高台在层霄,肩舆上绝壁。
露下酒桥凉,月出海门白。
坐拂衣上云,醉卧林中石。
西风吹鬓毛,南斗在肘腋。
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白露洒仙掌,银河洗金杯。
谁识芙蓉山,飞身入蓬莱。
高台在层霄,肩舆上绝壁。
露下酒桥凉,月出海门白。
坐拂衣上云,醉卧林中石。
西风吹鬓毛,南斗在肘腋。
鉴赏
这首元代卢琦的诗《同幕府杨子丞李伯真避暑乌石上晚酌天章台》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登高饮酒的闲适画面。诗人与友人在乌石上享受晚凉,设宴于天章台上,欣赏着夕阳西下、海风轻拂的美景。海风吹过,带来了明月,白露点缀仙掌,银河仿佛洗净了金杯,营造出清幽而仙境般的氛围。
诗人感慨谁能理解这隐逸的芙蓉山,他们仿佛飞升进入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接着,他描述了高台耸立于云霄之间,乘肩舆攀登山崖的奇特经历。露水滴落,酒桥清凉,皓月从海门升起,照亮了周围的景色。诗人悠然自得,衣袖拂过云彩,醉卧在林间的石头上,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最后,西风吹过,吹动着诗人的鬓发,而南斗星近在咫尺,如同触手可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避暑赏景、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