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融融攲枕永,野泉脉脉入厨清
出处:《和李璧山》
明 · 黄衷
草际轻蛙旅发声,较量花信逐时更。
采芝一岁惟三秀,听乐千回无六茎。
春昼融融攲枕永,野泉脉脉入厨清。
白头心迹还诗语,不独啼莺念友生。
采芝一岁惟三秀,听乐千回无六茎。
春昼融融攲枕永,野泉脉脉入厨清。
白头心迹还诗语,不独啼莺念友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联“草际轻蛙旅发声,较量花信逐时更”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轻蛙在草间鸣叫,仿佛在与花信(随季节变化而开放的花)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活力。
颔联“采芝一岁惟三秀,听乐千回无六茎”则通过象征手法,将一年中三次开花的芝草与音乐的美妙进行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芝草一年只有三次开花,而音乐可以反复聆听,却无法达到六茎之多,表达了对时间与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颈联“春昼融融攲枕永,野泉脉脉入厨清”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氛围,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柔和,诗人慵懒地斜靠在枕上,享受着这份宁静。远处的泉水潺潺流入厨房,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场景。
尾联“白头心迹还诗语,不独啼莺念友生”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虽然年华已逝,但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不仅是因为黄莺的啼鸣让人想起朋友,更是因为内心深处那份对友情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友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