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处处砧声动捣衣,江南佳景感时非全文

处处砧声动捣衣,江南佳景感时非

出处:《秋柳四章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徐骘民
处处砧声动捣衣,江南佳景感时非
荒寒古道行人少,寥寂长亭去马稀。
水涴眉痕知叶落,波飘絮果忆花飞。
长杨故阙寒乌集,欲问前朝事事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南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与哀愁。诗人通过“处处砧声动捣衣”开篇,以捣衣声渲染出一种忙碌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着季节更替,人们在准备过冬的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哀伤。接着,“江南佳景感时非”,点明了诗人面对美景却心生哀愁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荒寒古道行人少,寥寂长亭去马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荒凉景象,古道上行人稀少,长亭边马匹也显得寥落,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意境,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怀念。

“水涴眉痕知叶落,波飘絮果忆花飞”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流水带走的落叶比作眉痕,将波浪中飘散的柳絮比作回忆中的花瓣,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万物凋零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长杨故阙寒乌集,欲问前朝事事违”两句,以长杨宫阙的荒废和寒鸦的聚集,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困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