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全文

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

元末明初 · 叶颙
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
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
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
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
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
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
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
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
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
苍烟销荆扉,青苔封石础。
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首句“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展现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战争的突然爆发。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形象地刻画了敌军的阵容,以及百姓在混乱中的逃亡情景:“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生动描绘了战场的残酷与荒凉。

诗中,“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表达了老人和孩子在逃难中的艰辛,而“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则体现了亲情在困厄中的显现。诗人以个人经历感叹:“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生活物资在生死逃亡中显得微不足道。

“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揭示了难民们的恐慌与无助,接着“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描绘了逃难者行踪的断绝和村庄的荒凉景象。最后,诗人以“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表达战乱后的回归,家园却已物是人非,如同流浪在外。“苍烟销荆扉,青苔封石础”进一步渲染了破败的家园景象,而“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则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真实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