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顶烟全文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顶烟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顶烟
学士砖头因火灼,尚书履下透衾然。
洞存玉性真刚汉,焚却禅身笑浪仙。
收敛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

注释

怕寒:形容人对寒冷的畏惧。
不暇:没有时间。
解衣眠:脱衣服睡觉。
偪塞:逼仄,拥挤。
蒸成:由于热气而形成。
帐顶烟:比喻热气上升形成的景象。
学士:古代学位的一种,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地位较高的人。
履下:鞋底。
透衾然:穿透被子感到热度。
洞存:内心的深处。
玉性:像玉石一样坚硬的品质。
真刚汉:真正的硬汉。
禅身:佛教徒修炼身心,此处指修行者。
笑浪仙:嘲笑世俗的仙人。
收敛:收束,专注。
道心:修道之心。
夜坐:夜晚静坐。
室虚:室内空荡。
窗白:月光照亮窗户。
月如弦:形容月光如弓弦般明亮。

翻译

因为怕冷顾不上脱衣服睡觉,房间里的热气蒸腾,仿佛烟雾笼罩在帐顶。
学问深厚的砖头因高温而变色,尚书官职的鞋子底下都能透过被子感到热度。
洞穴般的内心保持着玉石般的刚毅,即使焚烧自身,也嘲笑那些追求世俗名利之人。
夜晚静坐修行,室内空旷,月光如弦,照亮寂静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寒中因病痛而采用古砭法以砖熨体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刻画,如“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蒾成帐顶烟”,表现出一种幽闭、温暖却又略带焦虑的情境。接着,“学士砖头因火灼,尚书履下透衾然”两句,则具体描述了古砭法的实施过程,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学士)和官员(尚书)的关注。

“洞存玉性真刚汉,焚却禅身笑浪仙”一段,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坚韧不拔与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收敛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则是诗人在深夜静坐时的心境写照,通过“室虚”和“月如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诗人表达了一种坚持自我、本色不改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幽默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