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
出处:《送凌知监赴玉环次觉无象韵》
宋 · 王十朋
晨兴趣行装,秋色满离席。
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
兰舟薄暮发,去去转遐僻。
极目望官所,沉沉烟霭积。
清有濯缨水,白有漱齿石。
悠然水石间,官情聊自适。
朝焉游其南,暮焉戏其北。
彼微山中鸟,亦将识公德。
公无赋归去,田园付人役。
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
兰舟薄暮发,去去转遐僻。
极目望官所,沉沉烟霭积。
清有濯缨水,白有漱齿石。
悠然水石间,官情聊自适。
朝焉游其南,暮焉戏其北。
彼微山中鸟,亦将识公德。
公无赋归去,田园付人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送凌知监赴玉环次觉无象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想象与感慨。
首句“晨兴理装束,秋色满离席”描绘了清晨送别的情景,秋色满溢在离别的宴席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与时间的紧迫感。
“兰舟薄暮发,去去转遐僻”写出了友人乘船出发,渐行渐远,最终到达一个遥远偏僻的地方。“极目望官所,沉沉烟霭积”则通过远眺官府所在地,只见烟雾弥漫,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未知命运的担忧和关切。
“清有濯缨水,白有漱齿石”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在远方的生活环境,清澈的水中可以洗涤帽缨,洁白的石头可供漱口,虽身处偏远之地,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生活态度。“悠然水石间,官情聊自适”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美好祝愿。
后半部分“朝焉游其南,暮焉戏其北”描绘了友人在新地的生活状态,每日南北游走,生活充实而自由。“彼微山中鸟,亦将识公德”以山中鸟儿比喻友人,暗示友人高尚的品德将被众人所认识和敬仰。“公无赋归去,田园付人役”则是对友人不急于归乡,将田园之事托付给他人处理的赞赏,体现了对友人淡泊名利、心系国家的高尚情怀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