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产微开士,膏肓岩穴深
出处:《再次阿敌韵寄舒大士兼简微首座 其五》
宋 · 李彭
吴产微开士,膏肓岩穴深。
向来避小草,于今有远心。
悬知轩辕律,定非桑濮音。
寒藤且高阁,川涂多毒淫。
向来避小草,于今有远心。
悬知轩辕律,定非桑濮音。
寒藤且高阁,川涂多毒淫。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再次阿敌韵寄舒大士兼简微首座(其五)》。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岩穴中的高僧形象,通过“吴产微开士”这一句,点明了这位僧人的身份和所在之地,暗示其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膏肓岩穴深”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僧人居住的岩穴比作人体内的膏肓之处,既隐秘又深邃,象征着僧人内心的深沉与超脱。接下来,“向来避小草,于今有远心”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性格特征——他过去或许曾被世俗的小事所困扰,但如今却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
“悬知轩辕律,定非桑濮音”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轩辕)之律与古代民歌(桑濮音),表达了对僧人内心世界的高度赞扬。黄帝之律象征着正直与权威,而桑濮音则代表了民间的俚俗之音。诗人认为,这位僧人的心声必定是高洁而庄重的,不同于世俗的喧嚣与低俗。
最后,“寒藤且高阁,川涂多毒淫”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僧人品格的敬仰与赞美。寒藤虽生长在寒冷之地,却依然坚韧不拔;川流虽然广阔,但其中不乏险恶与毒害。这与僧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与智慧相呼应,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高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