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罗青盖,双峰敞翠屏
出处:《宿隆平精舍》
宋 · 文同
万木罗青盖,双峰敞翠屏。
风埃愁客路,钟鼓喜禅扃。
下马穿蒙密,随僧入杳冥。
俗襟如见濯,试为泻铜瓶。
风埃愁客路,钟鼓喜禅扃。
下马穿蒙密,随僧入杳冥。
俗襟如见濯,试为泻铜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罗:簇拥,排列。敞:展开,开阔。
愁客路:使旅人感到忧愁的道路。
禅扃:禅寺的门,这里指禅修之地。
蒙密:茂密,密集。
杳冥:幽深,不显眼。
俗襟:世俗的心思。
濯:洗涤,清洗。
铜瓶:古代盛水或酒的容器,此处象征心灵的净化。
翻译
万木簇拥着青色华盖,双峰展开翠绿的屏障。旅途中的风尘让人心生愁绪,寺庙的钟鼓声却带来喜悦,仿佛禅门紧闭。
下了马穿过浓密的树林,跟随僧人踏入幽深的禅境。
世俗的心在这里仿佛被洗涤,试着用铜瓶倾倒内心的尘埃。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林寺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文同在旅途中的感受与内心世界。
首句“万木罗青盖”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展示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构成的天然屋檐,这些绿意盎然的植被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寺庙最好的守护。紧接着,“双峰敞翠屏”则进一步强调了山林之中的幽深与神秘,两座山峰如同巨人的臂膀,拥抱着这片静谧的绿色世界。
风景的描写过渡到“风埃愁客路”,这里,“风埃”暗示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旅途中的风尘带来了些许忧思,但这种忧思并未掩盖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紧接着,“钟鼓喜禅扃”则转向了寺庙内部的声音,钟声与鼓声交织出了一种清净欢悦的情绪,这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写。
在“下马穿蒙密”一句中,诗人开始行动起来,“下马”表明他离开了旅途中的坐骑,而“穿蒙密”则描绘了他进入寺庙时所经历的一种神秘而又不易被外界察觉的氛围。接着,“随僧入杳冥”展现了诗人跟随僧侣,步入深邃难测的山林之中,这里的“杳冥”形容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则是对内心感受的进一步抒写,“俗襟如见濯”暗示了诗人对于俗世烦恼的放下,仿佛他已经看透并超越了这些凡尘之累。而“试为泻铜瓶”则是一种修行的象征,通过倒空铜瓶中的水来比喻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它不仅是对环境美景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