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全文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出处:《宿悟空寺赠僧
唐 · 鲍溶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为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拼音版原文

láozhěyáozhúézhìshēnyíngyíng
xuěshānběnshīzàixīnjìngqīng

wǎngběnshībiérénjiānmǎimíng
cháoguāngwèijiǔnèihuǒshāorénqíng

wèiyuǎn宿liúhuàrénchéng
qiánxīnwǎnlelesuíjìngshēng

wéichízhānhuāquèqiánxīnxíng

注释

劳者:劳动者。
谣:歌曲。
烛蛾:比喻辛苦劳作的人。
雪山:象征高洁。
本师:导师。
心地:内心。
别:告别。
浮名:虚名,名誉。
朝光:早晨的阳光。
内火:内心的欲望。
宿留:暂时停留。
化人城:教化之城。
前心:从前的决心。
宛如此:如同这样。
了了:清晰明白。
静生:平静生活。
维持:坚守。
薝卜花:象征信念或理想。

翻译

劳动者唱着烛蛾之歌,为何忙忙碌碌地追求
雪山中的导师永存,内心如明镜般清澈
昔日曾与导师告别,世间只为虚名奔波
早晨的光芒畏惧消逝,内心的欲望灼烧人心
迷失中却乐于远方,暂留在教化之城
从前的心境依然如故,清晰地随着平静生活
守护着薝卜花的信念,继续践行从前的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开篇“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通过比喻劳碌的工蜂来表达对俗世纷扰的反思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则显示了僧人对于精神导师的尊崇,以及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宁静。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表达了对世俗荣誉的看破和放弃,而“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则表现出对于时间的宝贵和对内在热忱的警醒。接着,“迷路喜为远,宿留化人城”显示了僧人对于修行之路的坚持与乐道,以及对于俗世的超然。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则是僧人的内心感悟和对涅槃境界的向往。而最后,“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则表达了一种坚守佛法、随顺本心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僧人的精神世界与俗世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照,展现了僧人对于清净、解脱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尘世中的超然立场。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是一首颇具禅意和生发之美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