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郧襄贤督府,直将恩信迓升平
明 · 林光
攻屠连拔十馀城,济北淮南骇贼旌。
岂谓太平终偃武,却劳文士远提兵。
汉思颇牧增长叹,世遇黄河几度清。
多谢郧襄贤督府,直将恩信迓升平。
岂谓太平终偃武,却劳文士远提兵。
汉思颇牧增长叹,世遇黄河几度清。
多谢郧襄贤督府,直将恩信迓升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复杂历史画卷。首句“攻屠连拔十馀城,济北淮南骇贼旌”描绘了连绵不断的攻城战事,敌军旌旗在济北和淮南地区被震撼,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接着,“岂谓太平终偃武,却劳文士远提兵”两句,表达了对长久和平后突然再次启用武力的惊讶与无奈。这里“偃武”意味着停止军事行动,而“文士远提兵”则暗示了原本从事文职的人不得不承担起军事责任,反映了社会角色的转变。
“汉思颇牧增长叹,世遇黄河几度清”则进一步探讨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引用了汉朝名将李广和韩信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黄河的多次清浊变化象征着社会环境的起伏不定。
最后,“多谢郧襄贤督府,直将恩信迓升平”表达了对郧襄地区贤能督府的感激之情,他们通过施恩布信,迎接了和平的到来。这既是对具体人物行为的赞扬,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战争与和平、英雄与时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洞察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