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满沼依然在,静夜长涵星斗明
出处:《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李白曾来问姓名,宣平疑是古初平。
负薪出处天将曙,沽酒归时月又生。
鸡啄遗丹非有意,瓢悬老树寂无声。
寒泉满沼依然在,静夜长涵星斗明。
负薪出处天将曙,沽酒归时月又生。
鸡啄遗丹非有意,瓢悬老树寂无声。
寒泉满沼依然在,静夜长涵星斗明。
注释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宣平:诗中的自称或对方的称呼。
初平: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负薪:背柴。
出处:出门。
天将曙:天快亮了。
沽酒:买酒。
月又生:月亮再次升起。
鸡啄:鸡啄食。
瓢:盛水的器具。
老树:年代久远的树。
寂无声:寂静无声。
寒泉:冷冽的泉水。
沼:池塘。
依然:依旧。
涵:包含,映照。
星斗:星星。
翻译
李白曾经来访询问我的名字,我猜想他把我误认为是古代的初平。背着柴火出门时天色渐明,买酒回家时月亮又已升起。
鸡啄食地上的丹砂并非故意为之,挂在老树上的瓢静默无声。
寒冷的泉水充满池塘依旧存在,深夜里它静静地映照着明亮的星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李白曾来问姓名,宣平疑是古初平。"
这两句通过提及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到访并询问山名的历史事实,表达了对过往文化遗迹的尊崇和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负薪出处天将曙,沽酒归时月又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清晨背柴火回到家中,然后在夜晚再次出来沽酒的情景。这里,“天将曙”和“月又生”分别象征了时间的流逝,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观察。
"鸡啄遗丹非有意,瓢悬老树寂无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景象,鸡啄食剩下的米粒(“遗丹”)显得毫不经心,而挂在老树上的水瓢也静悄悄的,无一丝声音。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静态和动态,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平衡与和谐。
"寒泉满沼依然在,静夜长涵星斗明。"
最后两句则是对南山自然风光的一种总结。“寒泉”代表着清澈的泉水,“满沼”则表达了泉水的丰富与持久;“静夜长涵星斗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星空辉煌,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历史传承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