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前鱼戏近,海上鹤飞回
出处:《同邓山人君肃饮梁太守挺豫园池》
明 · 欧大任
杜陵初解郡,二仲可能来。
似向花源入,依然竹径开。
槛前鱼戏近,海上鹤飞回。
玉树偏相傍,谁如谢氏才。
似向花源入,依然竹径开。
槛前鱼戏近,海上鹤飞回。
玉树偏相傍,谁如谢氏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杜陵初任郡守时的情景,与邓山人君肃一同在梁太守的豫园池畔饮酒赏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
首句“杜陵初解郡,二仲可能来”,以杜陵(即杜甫)初任郡守为背景,暗含着对新官上任的期待与想象,仿佛两位贤者二仲(指周公和召公)也会前来助兴。这种巧妙的联想,既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预示了聚会的高雅与不凡。
接着,“似向花源入,依然竹径开”两句,通过“花源”与“竹径”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似乎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花香与竹影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槛前鱼戏近,海上鹤飞回”则进一步描绘了池塘边的生动景象。鱼儿在水面上嬉戏,鹤鸟在空中翱翔,动静结合,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玉树偏相傍,谁如谢氏才”以“玉树”象征高洁与才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才华横溢者的赞美。这里暗含着对谢氏(东晋名士谢安)才情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或与会者皆有不凡的才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