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
出处:《冶城怀古》
明 · 徐熥
冶城日落乱啼鸦,城上乌乌起暮笳。
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烟火万人家。
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
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
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烟火万人家。
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
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
鉴赏
这首《冶城怀古(其二)》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冶城的描绘与怀古之情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
首句“冶城日落乱啼鸦”,以夕阳西下,乌鸦纷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城上乌乌起暮笳”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乌鸦的啼叫与城头的暮笳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怀古的情绪。
“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烟火万人家”两句,转而描绘出一片繁荣的乡村景象,桑麻遍野,烟火升腾,人烟稠密,展现出古代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则将视线转向历史遗迹,古殿荒废,青草丛生,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南宋的行宫,虽已不见当年的翠华(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但那份记忆犹存,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两句,以湖水和芦苇为喻,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湖水依旧,但人事已非,年复一年,风雨中芦苇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深深思考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怀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