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曾作归来人,卧稳柴桑太古春
出处:《遣兴十二首》
明 · 林大钦
陶潜曾作归来人,卧稳柴桑太古春。
却遗秀句存青史,未绝风流漉酒巾。
却遗秀句存青史,未绝风流漉酒巾。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名为《遣兴十二首(其三)》。诗中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归来”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敬仰。首句“陶潜曾作归来人”直接点出主题,将自己与陶渊明相联系,暗示了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愿望。
“卧稳柴桑太古春”一句,描绘了陶渊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的生活情景,以“太古春”形容其生活环境的宁静美好,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去淳朴时代的怀念。这里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接下来,“却遗秀句存青史”一句,赞美了陶渊明留下的诗句,认为它们不仅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是精神的永恒。这里的“秀句”指的是陶渊明的佳句,而“青史”则象征着历史的记载,强调了陶渊明作品的不朽价值。
最后一句“未绝风流漉酒巾”,进一步赞扬了陶渊明的风度和生活情趣。这里的“风流”既指陶渊明的文采飞扬,也指他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漉酒巾”则是陶渊明饮酒后擦拭酒渍的手巾,成为其生活细节的象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的追忆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尊重和传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