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乃以清梦语,揭之在幽房全文

乃以清梦语,揭之在幽房

明 · 归有光
王生思妙道,独居自相羊。
乃以清梦语,揭之在幽房
处世实大梦,于梦差为长。
扰扰无时清,真精且沦亡。
孰能寡嗜欲,引之大觉乡。
鲁侯一何愚,欲往忧无梁。
太清日渊澄,中有生者忙。
吾闻接舆言,斯岂大无当!古之得道者,夏能造冰凉。
西方有圣人,清净闻身香。
飞龙游上天,至冬乃伏藏。
谁知疑黄泉,可以登大皇。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归有光所作,名为《清梦轩诗次孺允韵》。诗中描绘了主人公王生对“妙道”的追求与思考,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开篇即点出王生对“妙道”的向往,独自居住在幽静之地,以清梦作为探索的途径。接着,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指出在梦中或许能找到一丝清醒。然而,现实中的扰扰纷纷却让人难以保持内心的清明,真正的精神可能因此而消逝。

诗人进一步提出,能够减少欲望,引领人们走向真正觉醒的境地。然而,鲁侯的故事则提醒人们,即使有此愿望,也可能因缺乏正确引导而陷入困境。诗人以“太清日渊澄”比喻宇宙的深邃与生命的忙碌,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最后,诗人引用接舆的话,表达对“大无当”的质疑,即对世间普遍认知的怀疑。并提到古代得道之人能够创造冰凉的夏天,西方圣人清净之身散发香气,飞龙在冬天藏匿,这些都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智慧。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生死的疑问,认为黄泉之下可能通往大皇,暗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超凡与世俗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宇宙和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妙道”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