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
出处:《觉老求诗》
宋 · 李之仪
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
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
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
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
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觉老求诗》。诗中描绘了对江南江北的长久思念,表达了对灵山的向往之情,以及未能亲自前往的遗憾。通过“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禅宗公案的典故,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光芒。接下来,“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清净与庄严,不依赖于外在形式或手段。最后,“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以汤池比喻外在的洗涤,而“心地已清凉”则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净化与解脱,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清净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