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全文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唐 · 戴叔伦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拼音版原文

zhàngjiànwànchéngliáohǎidōng
jīngchóuluòjiǎozhuàngbēifēng

jiǒngbiānchénfēngxiāoshùlěikōng
yuánménzhèngxiūxiátóubàiyuánróng

注释

仗剑:持剑。
孤城:孤立的城市。
辽海东:辽东海域。
旌旗:军旗。
落日:夕阳。
鼓角:战鼓和号角。
悲风:凄凉的风。
野迥:旷野辽阔。
边尘:边境的尘土。
烽消:烽火熄灭。
戍垒:守卫的堡垒。
辕门:军营大门。
休暇:休息。
投策:放下马鞭。
元戎:最高统帅。

翻译

手持长剑远行万里,孤独的城池位于辽海边陲。
军旗在落日余晖中显得忧郁,战鼓和号角在寒风中奏出悲壮的乐章。
野外广阔,边境的尘埃暂时平息,烽火台已无烟尘,守卫的堡垒空荡荡。
军营大门此刻正逢休息,我放下马鞭,向最高统帅行礼致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临行前的壮丽画面。"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表达了将军携剑远赴辽海边疆的决心与孤独感。"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则通过飘扬的旗帜和日暮时分的笛声,传递出一种英雄的忧郁和悲凉。

接下来的"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描绘了边塞宁静无声的景象,烽火台上不再有烟雾升腾,戍楼也显得空旷,无不透露出一份和平后的寂寞。

最后的"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则是将军在出发前,在辕门(古代车马停放的地方)稍作休息,向元戎(可能指某位高官或将领)展示自己的战略筹划,并表达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以及将军临行前的种种情感,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壮阔与沉郁,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英雄将士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