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全文

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

出处:《西亭即事
唐 · 李颀
桃李皆开尽,芳菲渐觉阑。
鸟声愁暮雨,花色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窥林数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首句“桃李皆开尽”表明春天果树已经盛开,花朵竞相开放,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芳菲渐觉阑”则是从视觉上感受到了这种美丽,阑指的是矮墙或篱笆,这里用来形容花香逐渐弥漫到每一个角落。诗人通过这两句突出了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生机。

接下来的“鸟声愁暮雨”和“花色疑春寒”则是对春日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春天的晚些时候,细雨绵绵,而鸟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湿润带来的忧愁,它们的叫声中带有一丝哀伤。同时,由于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即使花开得热闹,也不免让人怀疑是否还会有寒流来袭。

“倚石攀藤蔓”、“窥林数竹竿”则是诗人亲近自然,感受其中乐趣的写照。诗人靠着岩石,抓住了缠绕的藤蔓,这种动作显示出一种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感。而“窥林数竹竿”更表明诗人对周围环境有着细腻的观察,即使是林中的竹子,也能通过缝隙窥视,感受到生长的节奏。

最后,“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则是一种生活状态和情怀的抒发。葛巾,一种用来遮阳或挡风的竹制品,这里说它经常是半挂着的状态,反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而“何处似当閒”则是在寻找那种如同古人所说的“閒適”,即在忙碌和闲适之间找到平衡,享受生活中的一份从容。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亲密互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