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升五品鹓鸾贵,政在三州民社尊
出处:《挽徐次翁 其一》
宋 · 王洋
仁义功高泽子孙,衣冠由是古王门。
位升五品鹓鸾贵,政在三州民社尊。
一旐岂期江汉远,千年惟有德风存。
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
位升五品鹓鸾贵,政在三州民社尊。
一旐岂期江汉远,千年惟有德风存。
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
注释
仁义:指仁爱与道义。子孙:后代子孙。
衣冠:古代士大夫的代称,表示显赫家族。
古王门:古老的王室或贵族家庭。
位升五品:晋升到五品官阶。
鹓鸾贵:比喻官员地位显赫。
政在三州:管理着三个州的政务。
民社尊:受到民众的尊敬。
江汉远:故乡江汉地区。
德风:美德之风。
大末:事物的终结或根本。
渊源:根源或起源。
皋夔:古代贤臣,如皋陶、夔龙,象征贤能。
后昆:后辈,子孙。
翻译
仁义的恩德深重,惠及子孙后代,衣冠之家因此成为古代王族的象征。官至五品,像鹓鸾般显贵,治理三州,百姓尊敬他如同神明。
原本只期望能在故乡江汉之地留下名声,但千年之后,唯有美德流传。
深知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深厚的道德根基,他的功绩和事业将由皋夔这样的贤人传承给后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洋所作,名为《挽徐次翁(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颂某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其仁义和功绩深远地影响了后代子孙,并且这种影响力连同古代王室的尊贵门第相提并论。
"衣冠由是古王门"一句,意指这位官员不仅个人品德高尚,而且其家族背景也如同古代王族一般显赫。"位升五品鹓鸾贵"表明他在仕途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至少达到五品高官的地位,而“政在三州民社尊”则说明他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民众的敬仰。
"一旐岂期江汉远"可能是在表达这位人物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其德泽和影响力却如同长江黄河般广泛而深远。"千年惟有德风存"则进一步强调了他所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而是一种精神遗产,即他的道德风范。
最后两句"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深远影响的认识和赞美,以及他所完成的事业将会传承给后世子孙。整首诗充满了对德才兼备、高风亮节之士的崇敬与颂扬,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位官员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