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民呼舞贤侯燕,白下由来壮哉县
出处:《喜雨行为瓜尔佳县丞作》
元末明初 · 陈谟
田将入种黄尘飞,高原卑隰同歔欷。
秧苗盈尺日夜老,南风捲地吹人衣。
夹谷贤侯心栗栗,忧国忧民赋安出。
清平禅关地高迥,庞眉老衲动如律。
松头上接云气寒,柏树遽作龙身蟠。
宝瓶杨枝初洒润,风雷奔走驱涛澜。
免冠散水城南北,通身是雨皆天泽。
连日滂沱不暂停,大湖长陂收不得。
斯民呼舞贤侯燕,白下由来壮哉县。
今年奉公百不忧,䆉稏高低满郊甸。
秧苗盈尺日夜老,南风捲地吹人衣。
夹谷贤侯心栗栗,忧国忧民赋安出。
清平禅关地高迥,庞眉老衲动如律。
松头上接云气寒,柏树遽作龙身蟠。
宝瓶杨枝初洒润,风雷奔走驱涛澜。
免冠散水城南北,通身是雨皆天泽。
连日滂沱不暂停,大湖长陂收不得。
斯民呼舞贤侯燕,白下由来壮哉县。
今年奉公百不忧,䆉稏高低满郊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瓜尔佳县丞陈谟在任期间的一次喜雨事件。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地方官员面对旱情时的忧虑与责任感。
首句“田将入种黄尘飞”,形象地描绘了农事即将开始时的景象,黄尘飞扬,预示着新一年耕作的忙碌即将拉开序幕。接着,“高原卑隰同歔欷”一句,通过对比高原和低洼地的共同哀叹,表达了对干旱的普遍担忧。
“秧苗盈尺日夜老,南风捲地吹人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秧苗在烈日下的生长状态,以及南风带来的凉爽,为后文喜雨的到来埋下伏笔。接下来,“夹谷贤侯心栗栗,忧国忧民赋安出”一句,点明了地方官员的忧虑之情,以及他为百姓着想的决心。
“清平禅关地高迥,庞眉老衲动如律”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老和尚的言行举止如同律法一般庄重,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随后,“松头上接云气寒,柏树遽作龙身蟠”两句,通过松柏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
“宝瓶杨枝初洒润,风雷奔走驱涛澜”描绘了喜雨降临的情景,宝瓶中的杨枝洒出甘霖,风雷助阵,驱散了旱象。最后,“免冠散水城南北,通身是雨皆天泽”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雨水遍及城内外,滋润万物的场景。
“连日滂沱不暂停,大湖长陂收不得”两句,强调了这场喜雨的持续性和规模之大,甚至让大湖和长陂都难以完全接纳。最后,“斯民呼舞贤侯燕,白下由来壮哉县”表达了百姓对县令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瓜尔佳县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地方官员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