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宋 · 苏轼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翻译
故意犯错只为与子敬相仿,杂乱的文章真想比肩汤休的才华。陇上的云彩寄托着我对山中友人的信件,月下雪景追逐你溪边的小舟。
期待能见到你像飞仙般展示你的藏书,再回来时,随意翻阅那些散落的旧衣裳。
你将成为王孙般的玄真子,即使细雨斜风,也无妨鸥鸟的洁净不沾湿。
注释
误点:故意犯错。故:故意。
教:模仿。
同子敬:与子敬相仿。
杂篇:乱七八糟的文章。
拟汤休:比肩汤休的才华。
陇云:陇上的云彩。
山中:山里。
信:信件。
飞仙:神仙。
虎头箧:珍贵的藏书。
颠倒拾遗裘:随意翻阅旧衣。
王孙:贵族或有才华的人。
玄真子:道家隐士。
细雨斜风:细雨和斜风。
不湿鸥:不会弄湿鸥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阅读朋友的书信时,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过去共同学习和讨论经典的美好时光,并真心想要效仿古人汤涛、休浚那样的高尚品格。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这两句则描绘朋友书信如同远方的云朵,带着山中的信息传递给诗人;而诗人的思念,如同雪地里的月光,随着溪流追寻至朋友所乘之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这两句通过写实景物,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分别后对往事的珍惜和回味。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高洁品格的赞赏,以及即便是细雨和斜风,也无法打湿那如同仙鹤般纯净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