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尉栖真昔已仙,祇馀岩谷正巍然
出处:《登梅仙坛观中作》
宋 · 赵善括
梅尉栖真昔已仙,祇馀岩谷正巍然。
老松作势龙千尺,怪石拿空虎一拳。
楼与云齐曾观日,坛因斗建欲扪天。
如今胜景能长在,尘世应无海变田。
老松作势龙千尺,怪石拿空虎一拳。
楼与云齐曾观日,坛因斗建欲扪天。
如今胜景能长在,尘世应无海变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梅尉:指梅姓官员。栖真:隐居修道。
仙:成仙,指超脱世俗。
岩谷:山岩深谷。
巍然:高大雄伟。
老松:年老的松树。
龙千尺:形容松树高耸入云。
怪石:奇特形状的石头。
拿空:抓握空中。
楼与云齐:楼阁与云层等高。
观日:观赏日出。
坛因斗建:祭坛形状似斗。
扪天:摸天,形容极高。
胜景:优美的景色。
能长在:长久存在。
尘世:人间。
海变田:大海变为农田,比喻世事巨变。
翻译
梅尉栖真早已经成仙,只留下山岩深谷依然雄伟挺立。古老的松树姿态如龙,直插云霄有千尺高,奇形怪状的石头像猛虎一拳抓空。
楼阁与云层齐平,曾经可以仰望日出,祭坛因斗形而建,仿佛伸手可触天际。
如今这美景依旧常在,世间变迁,恐怕也不会有沧海变为农田的奇迹发生。
鉴赏
这首宋诗《登梅仙坛观中作》是赵善括所作,描绘了梅尉栖真之地的壮丽景象。首句“梅尉栖真昔已仙”暗示了这里曾有仙人居住,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的“祇馀岩谷正巍然”描绘了山岩谷地的雄伟壮观,显示出自然的永恒。
“老松作势龙千尺”运用比喻,将老松比作腾跃的龙,展现了松树的挺拔和生机。而“怪石拿空虎一拳”则以奇特的石头形状比喻为猛虎下扑,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
“楼与云齐曾观日”描绘了坛楼之高,仿佛与云层相接,诗人曾在此观赏过日出,给人以壮丽的日出景象。最后一句“坛因斗建欲扪天”进一步强调坛台的高峻,似乎伸手可触天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叹。
结尾“如今胜景能长在,尘世应无海变田”表达出诗人希望这美景能长久留存,感叹世间变迁,唯有自然永恒不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梅仙坛的神奇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