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怀出新作,高唱成寡和
时哉不我与,触事多坎坷。
归来濯尘缨,羸装聊解驮。
午芹多奇峰,流水出其左。
誓求十亩田,于此养慵惰。
种椒盈百区,栽竹仅万个。
自谓得所依,心口默相贺。
经营久未成,韫椟乏奇货。
低徊不能去,借宅便高卧。
始构茆三閒,榱桷久摧挫。
暑雨畏霖潦,霜风苦掀簸。
岂无富贵人,粟布救寒饿。
耻随肥马尘,拥鼻不敢唾。
淹延岁月深,十手指庸愞。
尘埋剑锋?,弹铗悲无那。
时当春之仲,桂魄月半破。
丁丁闻啄门,有客来相过。
探怀出新作,高唱成寡和。
清辞丽卿云,齐梁那复课。
蹇余鞭不前,踯躅蚁旋磨。
枯肠藜苋苦,奇字厌搜罗。
君乎真可人,沽酒酌通播。
酒酣胆气粗,狂言惊四座。
旧游渺何许,行路方轗轲。
作诗寄同声,别离伤老大。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的作品《赠答封仲坚》,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友人的赠答,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念昔始读书,志本期王佐”,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立志成为像古代贤臣一样的人物。然而,“时哉不我与,触事多坎坷”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诗人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接着,诗人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归来濯尘缨,羸装聊解驮”,他洗净世俗的尘埃,卸下疲惫的行囊,寻找心灵的宁静。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许下了“誓求十亩田”的愿望,希望在这里安度晚年,远离尘嚣。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未因此而消弭。“经营久未成,韫椟乏奇货”,尽管诗人努力经营,但最终未能实现心中的愿景。面对困境,诗人选择了“低徊不能去,借宅便高卧”,暂时栖身于借来的居所,寻求内心的平静。
随后,诗人描述了居住环境的艰苦,“始构茆三閒,榱桷久摧挫。暑雨畏霖潦,霜风苦掀簸”,茅屋简陋,风雨交加,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岂无富贵人,粟布救寒饿。耻随肥马尘,拥鼻不敢唾”。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到岁月的无情,“淹延岁月深,十手指庸愞。尘埋剑锋?,弹铗悲无那”。生活的艰辛让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但他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天的月色下,诗人迎来了友人的来访,“时当春之仲,桂魄月半破。丁丁闻啄门,有客来相过”。友人的到来为诗人带来了温暖和慰藉,他们共饮美酒,畅谈心事,“君乎真可人,沽酒酌通播。酒酣胆气粗,狂言惊四座”。
在友人的鼓励和支持下,诗人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作诗寄同声,别离伤老大”。即使面临离别,诗人也坚信友情的力量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彼此力量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友情的珍视。段克己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