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出处:《寄庐岳僧》
唐 · 齐己
一闻飞锡别区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闻:一经听说。飞锡:僧人携带的锡杖,此处借指僧人离开。
区中:尘世,人世间。
瀑布峰:形容深山中瀑布旁的高峰。
天际:天边。
雪埋:被雪覆盖。
千片石:形容数量众多的石头。
洞门:洞穴的入口。
冰折:冰冻而断裂。
烟霞:云雾和彩霞,常用来描绘风景之美。
明媚:明丽,景色优美。
栖心地:心灵栖息的地方,指清静美好的环境。
苔藓:低等植物,常生于阴湿之地。
萦纡:曲折环绕的样子。
出世踪:超脱世俗的行迹。
莫问:不必询问。
江边:江河的岸边。
旧居寺:以前居住的寺庙。
火烧兵劫:火灾和战乱的破坏。
断秋钟:秋日的钟声中断,象征宁静生活的结束。
翻译
听说他手持锡杖飞升离开尘世,前往西南深处的瀑布之峰。天边的雪覆盖着成千上万的石头,洞穴门口的冰折断了几棵松树。
烟云霞光映照着清幽的心灵栖息地,青苔盘绕的小路显现出超脱世俗的行踪。
不必询问江边他曾经居住的寺庙,战火与劫难已让那秋日的钟声中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以及对旧时寺院遭受战火的哀叹。首句“一闻飞锡别区中”通过听闻飞来的铁锡声音,设定了诗人身处深山之中的环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深入西南瀑布峰”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仙境般的自然风光。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冬日山中之景。雪花覆盖着无数石块,洞口的冰柱折断了几株松树,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严酷,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孤独与沉静。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两句则是对这种山中生活的向往。烟霞之中蕴含着美好的意境,而心灵的栖息之所正是在这自然与人文交融之地。苔藓萦绕,指的是苔藓茂盛,隐约可见世间的足迹,这里既是对山中生活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最后两句“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则是一种哀叹。这里的“旧居寺”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或向往的地方,而这处所遭受了战火的破坏,连秋天的钟声也被切断。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回归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和对旧日安宁生活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以及对于超凡脱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