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当寒弱不支,长条空复袅芳池
出处:《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韵四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摇落当寒弱不支,长条空复袅芳池。
经年眉样浑忘却,往日心情感独知。
宫巷萧条催腊鼓,华林颜色黯春旗。
剧怜月黑风嘶夜,剩有啼乌借一枝。
经年眉样浑忘却,往日心情感独知。
宫巷萧条催腊鼓,华林颜色黯春旗。
剧怜月黑风嘶夜,剩有啼乌借一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柳树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下自然界的寂寥与哀愁。
首句“摇落当寒弱不支”描绘了冬日寒风中柳叶凋零的情景,弱不禁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在严冬中的脆弱和无助。接着,“长条空复袅芳池”进一步渲染了柳树的孤独,即使曾经在春日里轻盈地拂过水面,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条,徒增几分凄凉。
“经年眉样浑忘却,往日心情感独知”两句,诗人将自己情感融入对柳树的描写之中,以柳树的“经年”与“往日”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柳树的“眉样”与“心情”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的特质,使得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宫巷萧条催腊鼓,华林颜色黯春旗”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冬日的萧瑟与春日的生机。宫巷的冷清与腊鼓的催促,华林的暗淡与春旗的失色,都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剧怜月黑风嘶夜,剩有啼乌借一枝”将画面聚焦于夜晚,月黑风高的恶劣环境中,只有乌鸦在柳枝上啼叫,这一幕既凄凉又孤独。通过乌鸦的啼叫,诗人表达了对冬日柳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柳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以及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