鹜行刚道非行劫,只是行人两作喧
出处:《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七》
宋 · 杨万里
近有村人带血论,使君亲与验伤痕。
鹜行刚道非行劫,只是行人两作喧。
鹜行刚道非行劫,只是行人两作喧。
注释
村人:村民。带血:带着流血。
论:理论。
使君:县令大人。
验伤痕:检查伤口。
鹜行:行为鲁莽。
刚道:硬要争辩。
非行劫:并不是抢劫行为。
行人:路人。
两作喧:双方引起纷争。
翻译
最近有个村民带着流血的伤口前来理论县令大人亲自检查他的伤口
鉴赏
诗中的“村人带血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透露出一种乡间争执的场景。这里,“近有村人”指的是最近发生了某件事,而“带血论”则意味着这是一场激烈到流血的地步讨论或斗殴。这不仅反映出农村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也体现了诗人对乡间琐事的关注。
“使君亲与验伤痕”一句,则表现了官府对于这场争执的处理方式。这里,“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吏,而“亲与验伤痕”则表示这位官员亲自参与到对伤者的检查中去,体现了一种公正和细致的治理态度。
接下来的“鹜行刚道非行劫,只是行人两作喧”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乡间道路上的景象。“鹜行”指的是鸟儿在田野间穿梭的样子,“刚道非行劫”,则解释了这里并没有发生劫道抢掠之事,只是平常的行人。最后,“只是行人两作喧”一句,通过“两作喧”的描写,传达了一种乡间小道上的宁静与和谐,只有过往行人的交谈声响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微观察,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反映出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