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出处:《云溪杂咏 其五》
宋 · 郭印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
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
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注释
林园:指园林、庭院。俗物:指世俗之人或事物。
琅玕:形容绿色美玉或碧绿的竹子。
非雾:不是因为雾气。
昼常晦:白天经常显得阴暗。
不风:没有风的时候。
夏亦寒:夏天也感到寒冷。
流尘:飘动的尘土。
背:避开。
归鸟:归巢的鸟。
一枝安:找到一个栖息之处。
青青节:青翠的节操,比喻坚贞不屈。
肯:愿意。
黄叶残:枯黄的落叶。
翻译
园林中没有世俗之物,满眼皆是绿玉般的琅玕。即使在白天,云雾也常常遮蔽阳光,夏天无风时也感到凉意。
尘土整天被风吹走,归巢的鸟儿找到一根树枝就安心了。
只看那青翠的节操,怎肯随同枯黄的落叶一同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园林景象,诗人郭印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这里的高雅与脱俗。"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开篇即写出园中没有世俗的纷扰,满眼皆是翠绿如玉的琅玕(指竹子),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环境的独特性:"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意思是这里即使在白天也因雾气而显得阴暗,夏天也不需要风吹就能感到清凉。这样的描写突显出园中的静谧和气候的宜人。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洁净与和谐,尘埃不至,归巢的鸟儿在此找到了安宁的栖息之处。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借竹子的青翠常青,寓意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表达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己都将坚守本心,不随世俗之风凋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园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坚守,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