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岁会为岩际雨,贪夫亦畏海濒风
出处:《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宋 · 彭汝砺
已矣斯人不可从,风流今见一亭中。
云藏洲渚秋长碧,日在波澜晚更红。
旱岁会为岩际雨,贪夫亦畏海濒风。
于今未见如公比,叹息陈蕃榻亦空。
云藏洲渚秋长碧,日在波澜晚更红。
旱岁会为岩际雨,贪夫亦畏海濒风。
于今未见如公比,叹息陈蕃榻亦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和子仲都官徐孺亭》,通过描绘徐孺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与环境氛围,表达了对先贤徐孺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已矣斯人不可从”,感叹徐孺已逝,其高尚品德与精神难以追随。接着,“风流今见一亭中”转而赞美徐孺亭,暗示此处凝聚了徐孺的精神风范。接下来的两句“云藏洲渚秋长碧,日在波澜晚更红”,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亭边洲渚在秋日的碧绿与波澜晚霞的红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象,象征着徐孺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壮美。
“旱岁会为岩际雨,贪夫亦畏海濒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孺亭所在的环境与人物品质相联系,暗示即使是在干旱之年,也会有雨水滋润大地,如同徐孺的美德能润泽人心;同时,即使是贪婪之人,面对海边的狂风也会感到畏惧,以此表达徐孺的道德力量能够感化人心,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彰显其影响力。
最后,“于今未见如公比,叹息陈蕃榻亦空”表达了对当今时代缺少像徐孺这样高尚人物的感慨,以及对陈蕃为接待贤士而空置榻位的惋惜,进一步强调了对徐孺及其精神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徐孺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徐孺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深深敬意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