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全文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出处:《和陶止酒
宋 · 苏轼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拼音版原文

shíláishìqióngfēizhǐ

xíngtóngluòbǎimán

xiāoránliǎngbiéjiāxié

shìyǒumèngguāngshìwéi

xiāngféngshānjiānyuètóng

mángmánghǎinánběishēng

quànshīyuānmíngbáoqiěwèi

wēiēzuòbēizhuózhǐjiǔchōu

wàngdàosuīwèiyǐnyuējiànjīn

cóngjīndōngshìkāng

翻译

时机到来万物消逝,路尽并非我所停。
你我各自心意而行,一同落入异族之地。
我们两人如同别驾,各自带着幼子。
你的家中有贤妻孟光,我的家中只有佛法为伴。
在山谷相逢,共度一月同寝共起。
广大的海南北地,简朴生活也足以维生。
劝告我师陶渊明,力量微薄先为自己。
小病源于饮酒,戒酒就能痊愈。
虽然还未抵达大道,但已隐约看到彼岸。
从此以后,东坡居士不再祭祀杜康酒神。

注释

时来:好运气来临。
物逝:万物消逝。
路穷:路途尽头。
我止:我停止前进。
子:你。
意行:按心意行动。
百蛮:异族之地。
别驾:官职名,此处指两人同行。
稚子:幼子。
孟光:古代贤妻的代称。
法喜:佛法带来的喜悦。
山谷间:山川之间。
卧起:共寝共起。
生理:生活所需。
渊明:陶渊明。
力薄:力量薄弱。
为己:为自己。
微疴:小病。
杯酌:饮酒。
瘳矣:痊愈。
望道:追求大道。
未济:未达目标。
津涘:水边,比喻大道的边缘。
东坡室:指苏轼的居所。
杜康:传说中的美酒之神。
祀:祭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名为《和陶止酒》。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自在生生的生活态度。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意味着面对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人应当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即使是困难重重的环境,也无需过分挂念。

接下来的几句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孩子,互相祝愿对方家庭幸福和平。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感受,即使是在荒凉的山谷之中,与大自然共同经历日出日落,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这里的“茫茫”形容海洋辽阔无垠,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广阔的世界中,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就足够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这几句是在提醒自己或朋友,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不要勉强去做超出自己力量范围的事情。在身体略感不适时,就应节制饮酒,这样病痛自然就会好转。

最后的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表示了诗人对于修道之事虽然尚未有所成就,但已经隐隐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而“不立杜康祀”则是说,从现在开始,我苏轼的家中将不再祭祀古代的名医杜康,意味着对传统习俗的一种超越和自信。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修道之路持有一种乐观与期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