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功怨俱悠悠,汉廷雍齿还封侯
出处:《纪信叹》
元 · 周权
沛中龙奋芒砀云,咸阳楚炬三月焚。
两雄角起鹿在野,三户有楚无强秦。
貔貅百万纷如雪,戈矛尽染英雄血。
旗旄晓蔽天河云,兵尘夜暗中原月。
荥阳数载战不休,重围食尽汉亦忧。
将军诈帝出降楚,脱帝虎口真良筹。
无何诸将已平楚,事定论功裂茅土。
独无旌美到将军,不得褒名纪盟府。
男儿死节志已酬,瞑目地下夫何求。
吁嗟功怨俱悠悠,汉廷雍齿还封侯。
两雄角起鹿在野,三户有楚无强秦。
貔貅百万纷如雪,戈矛尽染英雄血。
旗旄晓蔽天河云,兵尘夜暗中原月。
荥阳数载战不休,重围食尽汉亦忧。
将军诈帝出降楚,脱帝虎口真良筹。
无何诸将已平楚,事定论功裂茅土。
独无旌美到将军,不得褒名纪盟府。
男儿死节志已酬,瞑目地下夫何求。
吁嗟功怨俱悠悠,汉廷雍齿还封侯。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纪信叹》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以纪信的视角来叙述。诗中首先提到沛中的英雄气概,如同龙腾于芒砀之云,象征着刘邦起义时的壮志。接着,通过“咸阳楚炬三月焚”暗示了项羽焚烧阿房宫的壮烈,以及楚汉争霸的激烈。
“两雄角起鹿在野”形象地描述了楚汉双方争夺天下的局面,仿佛野鹿之争,弱小的楚国在对抗强大的秦国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三户有楚无强秦”则表达了对楚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用“貔貅百万纷如雪,戈矛尽染英雄血”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们的英勇。旗帜遮天蔽日,兵器上沾染着无数英雄的鲜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荥阳数载战不休”反映了长期的拉锯战,而“重围食尽汉亦忧”则揭示了战争对民生的影响,连汉军也因粮食匮乏而忧虑。纪信作为将领,智勇双全,他设计让刘邦假意投降以诱敌深入,成功解救了刘邦,这是关键的“良筹”。
然而,尽管纪信立下大功,但诗中却透露出他的功劳并未得到应有的表彰,只留下遗憾。“独无旌美到将军,不得褒名纪盟府”表达了纪信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诗人感慨“男儿死节志已酬”,纪信虽死犹荣,无怨无悔,但他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引人深思。结尾处“汉廷雍齿还封侯”则以反讽的方式,揭示了当时朝廷的不公,即使像雍齿这样的人也能得到封侯,而真正的英雄却未得公正评价。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英雄的敬仰,又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