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
出处:《夜宿倪庵坐雨二首 其二》
宋 · 陈著
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
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
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
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
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
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
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
注释
连朝:连续多日。云霭霭:晨雾浓厚。
一夜:夜晚。
雨飕飕:雨声不断。
涨雾:大雾弥漫。
黑天晓:直到天亮。
洗山:洗净了山色。
黄涧流:溪流变黄。
润深:湿润滋养。
麻长骨:苎麻生长健壮。
湿重:水分充足。
麦垂头:麦穗低垂。
春水:春水充沛。
可农事:利于农耕。
只愁:但忧虑。
兵未休:战事还未停息。
翻译
连续多日晨雾浓厚,夜晚雨声不断。大雾弥漫直到天亮,雨水洗净了山色,溪流变得浑黄。
湿润滋养着植物,苎麻生长健壮,麦穗低垂因水分充足。
春水充沛利于农耕,但忧虑的是战事还未停息。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连续多日阴雨连绵的景象。"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诗人以生动的词语刻画出清晨云雾浓厚和夜晚雨声淅沥的场景。"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天色昏暗,山涧水势上涨,溪流变得浑黄的情景。
接下来,诗人通过"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形象地写出雨水滋润大地,使得农作物如麻生长茂盛,麦穗因水分饱满而低垂的景象,展现了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然而,最后一句"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事不断、影响农耕的忧虑,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村的景色,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