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树半枝留远梦,枯藤千尺踏霜痕全文

老树半枝留远梦,枯藤千尺踏霜痕

出处:《归鸦
明 · 魏学洢
日暮烟生五柳村,飞鸦阵阵晚来喧。
西风峭急迷归浦,冷月荒凉忆旧园。
老树半枝留远梦,枯藤千尺踏霜痕
岁寒踪迹元如此,雨宿冰餐不足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乡村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淡淡的哀愁。诗人以“日暮烟生五柳村”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乡村黄昏,烟雾缭绕,仿佛是自然与人间的界限,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飞鸦阵阵晚来喧”,鸦群在黄昏时分的喧闹,反衬出乡村的寂静,同时也预示着一天的结束。鸦群的动态与静谧的村庄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西风峭急迷归浦,冷月荒凉忆旧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浓重,西风的凛冽和冷月的孤寂,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凄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归浦的迷失,或许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老树半枝留远梦,枯藤千尺踏霜痕。”老树与枯藤的形象,既是自然界中衰老与凋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老树的半枝,仿佛承载着遥远的梦想,而枯藤则在霜雪中留下痕迹,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最后,“岁寒踪迹元如此,雨宿冰餐不足论。”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岁寒之时,万物皆显其本色,无论是风雨中的栖息还是冰霜下的餐食,都是生命常态的一部分,无需过多计较。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淡然接受,体现了明末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