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朮鲜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
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
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
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
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
嵓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
轻策逗萝径,幅巾淩翠烟。
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朮鲜。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况今寰海清,复此鬓发玄。
顾惭缨上尘,未绝区中缘。
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巅。
翻译
神凤在紫色祥云中翱翔,孤独的云朵从高远的天空飘出。它的奇特光彩和幽雅姿态,都显得那么自然、虚无缥缈。
我曾听说陶唐氏时代,也有像巢父、许由那样隐逸的人。
这样的行为可以提升社会风气,不必效仿世俗的束缚。
君王统御四方,左史效仿先贤的美德。
他决定离开朝廷,接受恩赐回归山林。
和谐与顺应本难以持久,但遵循本性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在。
名利场如同险途,无事才是真正的解脱。
旧山谷深邃,新潭水波荡漾。
岩花落下又开放,山月盈亏循环。
轻轻拄杖漫步萝径,头戴幅巾穿越翠绿的烟雾。
身心闲适,鱼鸟亲近,体质健康,草药新鲜。
像四皓那样避世,像疏广、疏受等待时机。
如今世界太平,我已白发苍苍。
看着头上沾染的尘埃,心中仍牵挂着尘世的缘分。
最终,我选择退出官场,心灵寄托于嵩山之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和不舍。
首句“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描写了一派超凡脱俗的意境,威风凛凛的凤凰在紫色的祥瑞之气中飞翔,而那孤独的云朵则从辽阔的天空中浮现出来,这是对友人高洁品格和非凡才能的一种赞美。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逸脱俗之感。奇异的色彩、幽深的风姿,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这是对友人天赋才华和自然流露出的情感的一种赞叹。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提及了历史上的隐逸之士,如陶渊明、唐甄等,他们都曾选择归隐山林,以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这里诗人通过这些前人的例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此次返回旧居的心情。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则表明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不满,认为不必要去模仿那些世俗的羁绊,而是应当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接下来的几句“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则具体描写了友人返回旧居的场景,大致意思是一位尊贵的人物(大君)在完成了对各方的考察后,就像古代的史官那样追随先贤之道,脱离了朝市的喧嚣,回到宁静的林泉之中。
“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感态度,认为人的生活应当顺应自然,不强求什么,而是找到自己的适意之境。
以下几句则描写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如“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嵓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轻策逗萝径,幅巾淩翠烟。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朮鲜”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归隐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这种生活是诗人所向往的,也是对友人的一种祝愿。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况今寰海清,复此鬓发玄”则提及了古代的隐逸之士,如四皓和二疏,他们都选择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这几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顾惭缨上尘,未绝区中缘。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巅”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尘世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不舍和依恋之情。尽管诗人自己也选择了退出世俗,但内心深处对于那些还在尘世纠缠中的朋友仍然保持着一份关切和牵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