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庙略托诸天,亚辅割地甘丘墟
出处:《十二月十六日立春》
宋 · 晁说之
今年立春常年殊,要乘生气克胡雏。
铁骑一岁再渡河,青帝宁不行天诛。
相公庙略托诸天,亚辅割地甘丘墟。
天穷地蹙否极泰,王城门开阳光舒。
天子当阳朝万国,不击土牛击群狐。
青青原野无横敛,四民安乐祖宗初。
铁骑一岁再渡河,青帝宁不行天诛。
相公庙略托诸天,亚辅割地甘丘墟。
天穷地蹙否极泰,王城门开阳光舒。
天子当阳朝万国,不击土牛击群狐。
青青原野无横敛,四民安乐祖宗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年殊:与往年不同。乘生气:借助春天的生机。
克胡雏:消灭敌虏。
铁骑:骑兵。
青帝:春神。
天诛:天罚。
庙略:国家大计。
亚辅:地名,可能指某地区。
丘墟:废墟。
否极泰:困境后的转机。
阳光舒:阳光明媚。
土牛:古代习俗,立春时击土牛象征春耕开始。
群狐:比喻小人或敌人。
横敛:横征暴敛。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祖宗初:祖先开创的基业。
翻译
今年立春与往常不同,要借春天的力量消灭敌虏。铁骑一年再次渡过黄河,春神难道不会执行天罚?
国家大计已托付给上天,亚辅之地宁愿化为废墟。
天道循环,困厄之后必有转机,京城大门敞开,阳光普照。
天子居高临下,接受万国朝拜,不杀耕牛而击狐狸以示宽和。
广阔的田野不再横征暴敛,百姓安居乐业,这是祖宗基业的延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十二月十六日立春》,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首句“今年立春常年殊”点出立春时节与往常不同,暗示了某种特殊的政治背景。接下来,“要乘生气克胡雏”暗指要借助春天的生机来打击敌对势力,这里的“胡雏”可能指的是外族入侵者。
“铁骑一岁再渡河”描绘了军事行动的频繁,显示出战事紧张。“青帝宁不行天诛”借天意表达正义必胜的决心,青帝象征春天,言其不容许邪恶继续肆虐。
“相公庙略托诸天”赞美执政者的谋略,寄托于天意;“亚辅割地甘丘墟”则揭示了领土失陷的现实,但诗人并未气馁,反而期待着转机。“天穷地蹙否极泰”预示着困境中的转折,暗示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
“王城门开阳光舒”象征着京城重开,光明重现,国家有望恢复秩序。“天子当阳朝万国”表明皇帝亲临,昭示天下归心。“不击土牛击群狐”形象地表达打击真正敌人而非误伤无辜的决心。
最后两句“青青原野无横敛,四民安乐祖宗初”描绘出和平景象,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是对祖宗基业的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立春为引,寓言战争与政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盛世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