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湖南更湖北,欲言风物怕愁公
出处:《因送王亢宗便寄》
宋 · 赵蕃
经年不遇辰州使,忽喜黔阳信使通。
县尉已闻辞令尹,校官仍说困治中。
可堪契阔漂流处,长忆追随寂寞同。
已是湖南更湖北,欲言风物怕愁公。
县尉已闻辞令尹,校官仍说困治中。
可堪契阔漂流处,长忆追随寂寞同。
已是湖南更湖北,欲言风物怕愁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经年:多年。辰州使:辰州的使者。
忽喜:忽然感到喜悦。
黔阳信使:来自黔阳的信使。
县尉:县级官员。
辞令尹:向令尹告别。
令尹: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校官:学校或官署中的官员。
困治中:在治中遇到困难。
契阔:离散,劳苦。
漂流:漂泊不定。
追随:跟随。
寂寞:孤独。
湖南更湖北:从湖南到湖北。
风物:风景和物产。
愁公:让你担忧。
翻译
多年未见辰州使者,忽然欣喜接到黔阳来信。听说县尉已向令尹告别,校官还提及他在治中处境艰难。
难以忍受漂泊不定的生活,常常想起曾一同度过的孤寂时光。
现在我身处湖南又往湖北,想描述这里的风景只怕勾起你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因送王亢宗便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多年未与友人王亢宗相见,忽然接到黔阳信使带来的消息时的惊喜之情。诗人提及县尉已经离开令尹,而校官也诉说着自己的困境,流露出对往昔共事的怀念和对友人现状的关切。
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诗人感慨万分,回忆起与王亢宗一同度过的寂寞时光。随着王亢宗从湖南辗转至湖北,诗人担心提及沿途的风土人情会勾起友人的愁绪,因此选择了含蓄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境遇的深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