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放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出处:《红梅翠竹山雉图》
元末明初 · 王冕
游丝冉冉游云暖,翠石凝香土花短。
管弦不动白日迟,可是江南旧亭馆。
湘帘隔竹翠雨浓,玉肌醉染胭脂红。
文章羽毛亦自好,转首似觉怀春风。
去年我过长洲苑,落日澹烟芳草浅。
沧浪池畔野景生,姑苏台上离情远。
今年放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黄金白璧尽尘土,朱阑玉砌荒蘼芜。
东园寂寞西园静,梧桐叶落银床冷。
十二楼前蛛网悬,见画令人发深省。
管弦不动白日迟,可是江南旧亭馆。
湘帘隔竹翠雨浓,玉肌醉染胭脂红。
文章羽毛亦自好,转首似觉怀春风。
去年我过长洲苑,落日澹烟芳草浅。
沧浪池畔野景生,姑苏台上离情远。
今年放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黄金白璧尽尘土,朱阑玉砌荒蘼芜。
东园寂寞西园静,梧桐叶落银床冷。
十二楼前蛛网悬,见画令人发深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画面,以游丝、暖云、翠石、土花、管弦、亭馆等元素,营造出江南春色的闲适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游历,展现了时光流转与物是人非的主题。长洲苑的落日芳草、沧浪池的野景以及姑苏台的离情,都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而今再游西湖,西湖的繁华不再,黄金白璧已成尘土,朱栏玉砌也显荒芜,反映出世事变迁的感慨。
画面中,东园与西园的寂静,梧桐叶落的冷清,以及十二楼前蛛网悬挂,都寓言了生活的孤寂与人事的沧桑。最后,诗人看到画中的红梅翠竹山雉,引发深深的思考,可能是在反思人生如画,短暂而美丽,值得珍惜。整体上,这是一首以画为引,寓言人生的诗作,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