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出处:《送李泰伯归建昌》
宋 · 梅尧臣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往,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鹓雏志,閒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悉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及其饱满时,曷异冠貂蝉。
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往,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鹓雏志,閒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悉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及其饱满时,曷异冠貂蝉。
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注释
推天:探究天道。知命:明白命运。
桓魋:古代鲁国权臣,曾诋毁孔子。
臧仓:臧仓也是诋毁孔子的人。
郑玄:东汉学者,精通经学。
丞相:古代官职,辅佐皇帝的高级官员。
朅来:离去,返回。
太学馆:古代最高学府。
鸡豚: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莎衣:粗布衣服。
貂蝉:古代贵人的服饰象征。
翻译
推究天道以明命运,自古以来难道不是如此。桓魋和臧仓曾诋毁圣贤,这是历史上的事例。
后人怎能重蹈覆辙,因果循环,报应在所难免。
您居住在麻源谷,像郑玄一样研习礼仪。
您的名声早已远扬,四海皆知。
昨日因丞相举荐,仿佛升腾直上云端。
来到太学馆,清贫生活已持续三年。
忽然怀念起家乡,归乡之情难以割舍。
获准暂时离去,乘船前往楚地。
在沧江边,我抚摸着胡须,仰望饥饿的飞鸢。
谁能理解我像鹓雏般的志向,闲暇时诵读庄子的篇章。
欢喜询问乡亲,再次回到旧日的山林泉石。
洗净世俗尘埃,焚烧杂念,跨马前行。
不愿涉足仕途,只愿免受心灵煎熬。
粗茶淡饭足以度日,农田里的五谷也足够丰饶。
我不以贫穷为耻,用树叶包裹自己。
待到丰收之时,又何尝不如富贵之人。
你的心意我尽力描绘,尽管向往,却无从接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李泰伯归建昌》,表达了对友人李泰伯的赞赏和对其归乡生活的期待。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成败,指出命运无常,但善行终将得到回报。李泰伯在麻源谷修习礼仪,声名远播,被丞相推荐后却选择清贫生活,回归自然。诗人希望他能在归乡后洗净尘世烦恼,享受田园生活,不为世俗所累,过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最后,诗人表示虽然羡慕李泰伯的选择,但自己无法效仿,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他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