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出处:《送环洲先罗宪卿》
宋 · 艾性夫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马耳:形容马蹄声。萧萧:形容马蹄声清脆。
雪拥裘:大雪覆盖,穿着皮衣。
乱山:杂乱的山峦。
是处州:指某个南方的州。
吟骨:指诗人的情怀或才情。
江山:代指广阔的自然和国家。
无脚头:没有我不曾涉足的地方。
空有:只有,仅有的。
梦随东野:梦中追随东野,可能指的是友人或诗人的理想。
子长游:子长,古人名,这里泛指朋友的远游。
白云在望:抬头可见的白云。
频回首:常常回头看。
珍重:珍惜,重视。
归期:回归的日期。
麦秋:秋季,麦子成熟的季节。
翻译
马蹄声在风雪中回响,身穿皮衣穿越群山,那是南下的乱州。自从有了吟诗的骨气,哪里的江山不留下我的足迹。
只有梦境伴随着东野远去,却无法用言语为你的长途旅行送行。
每当看到白云,我频频回头,期待着重逢的日子,就在麦子成熟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名为《送环洲先罗宪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开篇“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在寒冷的季节里,骑着马穿越被大雪覆盖的乱山,行至南方的处州。这里通过“马耳萧萧”和“雪拥裘”的细节描写,传达了出行时的艰难与严寒气氛。
接下来的“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则表明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之情。诗中提到的“吟骨”意指诗人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融入大自然之中,而“何处江山无脚头”则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朋友留下的足迹都是值得珍视的。
在“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即便是梦中的相伴也只能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现实中的分别则更加令人感到沉重。
最后,“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诗人通过不断回头望向远方的白云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提醒朋友要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并在收获丰厚的麦子时刻不忘此次别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