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
出处:《伊昔 其一》
宋末元初 · 于石
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
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
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
注释
伊昔:从前。西湖:杭州西湖。
柳:柳树。
清阴:清凉的树荫。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
午凉:午后清凉。
舞扇:舞者手中的扇子。
晚雨:傍晚的雨。
渔舟:捕鱼的小船。
春尽:春天结束。
花无主:花朵无人照管。
风寒:寒风。
叶自秋:叶子像秋天一样凋零。
六桥:西湖的六座桥。
今在否:现在还在吗。
空:徒然,空虚。
旧时游:过去的游玩。
翻译
昔日的西湖边,柳树阴凉洒满画楼。午后的微风吹过,轻摇着舞扇,傍晚的细雨牵系着渔舟。
春天已逝,花朵无人照料,寒冷的风让叶子提前变黄如秋。
那六座桥如今还在吗?空留遗憾,怀念往日的游玩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春景图。"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一句中,“伊昔”表时间之远,而“西湖柳”则是西湖特有的自然风光。“清阴”给人以凉爽之感,"满画楼"则暗示诗人所居之处四周环绕着如画的美景。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这两句交替描写了白天与夜晚的不同景象。"午凉"指的是午后清爽的气候,而"欺舞扇"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候使用扇子以避暑的行为;"晚雨"则是夜幕降临之际,细雨绵绵的景色,而"系渔舟"则描写了雨中渔人的小船被系泊于岸边的情景。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一句通过花落无人问津,反映出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悲凉之感。"春尽"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花无主"则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失落;"风寒叶自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的情绪。
最后,"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六桥"是西湖上的著名景点,而"今在否"则是在询问这些景观是否依然存在;"空惜旧时游"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欢乐时光无法重现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