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
出处:《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赵文
我携二三子,行此白玉湾。
案头左章集,古语留人间。
我昔识此士,风雨满空山。
忧愁送日月,不复记容颜。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
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岂无城府意,乘马忽复班。
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
案头左章集,古语留人间。
我昔识此士,风雨满空山。
忧愁送日月,不复记容颜。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
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岂无城府意,乘马忽复班。
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携:带领。
二三子:几个人。
白玉湾:形容景色如玉的海湾。
案头:书桌。
左章集:诗集。
古语:古代的语言智慧。
识:认识。
风雨满空山:风雨交加的山中。
忧愁:忧虑。
日月:时光。
容颜:外貌。
一别:一次分别。
再见:再次相见。
悭:稀少,难得。
为客:作为客人。
使同邑:使他在同一城市。
造物:命运。
儇:狡猾,捉弄。
城府:心机,深藏不露。
忽复班:突然改变行程。
顾:考虑,忍受。
寂寞:孤独。
山路:山路。
披荒菅:在荒草丛生的山路上行走。
翻译
我带着几个朋友,漫步在这白玉般的海湾。书桌上摆放着诗集,古人的智慧留在世间。
我曾认识这位文士,那时风雨弥漫空山间。
忧虑与时光共度,他的容貌已模糊难辨。
自从上次分别,至今难得再见。
作为异乡人,命运为何如此捉弄。
难道他没有深藏心机?骑马出行又突然改变。
他仍然能忍受孤独,山路艰辛披荆斩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赵文所作的《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个人的游历和情感体验,描绘了一幅与友人重逢的场景。"我携二三子,行此白玉湾",表达了诗人与几位朋友一同漫步在景色如画的白玉湾,展现了友情的深厚。"案头左章集,古语留人间",暗示了他们对古籍的珍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某位士人的交往,"我昔识此士,风雨满空山",描绘出风雨中两人共度的时光,以及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忧愁送日月,不复记容颜",流露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表达了久别重逢的不易,以及对再次相聚的珍惜。"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感叹命运的捉弄,使得他们在异乡相遇。"岂无城府意,乘马忽复班",暗示了友人可能隐藏着深沉的心思,但诗人并未因此而疏远。
最后,"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表现了友人即使身处寂寞之中,仍能保持坚韧和独立,令人敬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含哲理,体现了赵文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