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曾此月明中,扫石焚香礼碧空
出处:《诵经石》
宋 · 胡梅所
昔人曾此月明中,扫石焚香礼碧空。
千载台空人不见,野花啼鸟自春风。
千载台空人不见,野花啼鸟自春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古代的人。月明:明亮的月光。
扫石:清扫石头。
焚香:焚烧香火。
礼碧空:礼拜青天。
千载:千年。
台空:空荡的祭坛。
人不见:已无人迹。
野花:野外的花朵。
啼鸟:啼叫的鸟儿。
自春风:在春风中自得其乐。
翻译
古人曾在明亮的月光下清扫石头,焚烧香火,向青天礼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古的画面。"昔人曾此月明中",诗人想象着往昔有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扫石焚香,对天礼拜,那份虔诚与宁静令人回味。"扫石焚香礼碧空",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敬仰。
"千载台空人不见",诗人感慨时间的流转,曾经的圣洁之地如今已空无一人,只剩历史的痕迹。"野花啼鸟自春风",以自然景象收尾,表达了即使人事变迁,但大自然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春风吹过,野花盛开,鸟儿鸣叫,生机盎然。
整体来看,这首《诵经石》通过月夜、扫石、焚香等元素,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永恒,展现出诗人对过往文化的追忆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胡梅所的诗风简洁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