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中流喧爆竹,东西崖谷走雷声
出处:《三水别立安后同王使君入羚羊峡四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峡山高峭月微明,十里如墙夹岸行。
谁向中流喧爆竹,东西崖谷走雷声。
谁向中流喧爆竹,东西崖谷走雷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经羚羊峡的壮丽景象,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峡山的高峻与月色的微明。首句“峡山高峭月微明”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山峰耸立,月光微弱,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十里如墙夹岸行”运用比喻手法,将两岸的山比作城墙,形象地描绘出峡谷的狭窄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
“谁向中流喧爆竹,东西崖谷走雷声”这两句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爆竹声在中流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仿佛是人为的点缀,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而东西崖谷间传来的雷声,则是自然界的回响,与爆竹声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