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出处:《梁节庵六十寿诗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
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
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
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
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
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
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
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
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
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
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
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
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
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
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
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
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为梁节庵六十岁寿辰所作,充满了对梁节庵的敬仰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梁节庵坚韧不拔、忠诚爱国的形象。
首句“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借用了古代名将马援(字文渊,曾有“马革裹尸还”的豪言)的典故,赞扬梁节庵虽年老体衰,但意志更加坚定,精神愈发壮烈。接着“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即使在动荡的晚年仍相互扶持。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则体现了梁节庵谦逊的态度,尽管他一生笃信书籍,却也深知自己的有限,不自满自大。接下来的“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则是对梁节庵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的赞美。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描绘了梁节庵与友人并肩前行,共同面对人生的挑战,如同葵花向着太阳般坚定不移。而“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则通过外貌的描写,表现了梁节庵不畏人言、勇于担当的精神。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点明了梁节庵已进入耳顺之年,恰逢佳节,预示着好运与祝福。最后“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则表达了对梁节庵受到皇室恩宠、忠诚爱国、坚韧不拔品质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以及对其作为国士楷模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梁节庵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